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

基礎化學一,第四章-常見的化學反應,第二節-酸鹼反應

主題
酸鹼反應
設計者
孟慶璿
教學對象
高二學生
教學時數
50min
教學目標:
1.了解阿瑞尼士的酸鹼學說的定義及應用其學說
2.了解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和水的解離及解離常數Kw
3.了解 pH 值,並計算pH
4.
強酸與強鹼的中和反應,以及酸鹼指示劑。
教學對象:高二學生
教學內容:高中基礎化學()一、常見的化學反應3.酸鹼反應
教學方法:提供phEt軟體讓學生操作,配合講解與題目,進而使學生熟悉欲教授的概念。
教學評量:課堂上的口頭問答,即時習題,和作業題目。
一、介紹阿瑞尼士酸鹼學說
   1.播放投影片,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酸性(鹼性)物質?
  
   2.問學生是否想過造成酸性、鹼性差異的原因,之後讓學生操作軟體,比較軟體中不同溶液的差異。
  
   3.學生會發現,酸性物值紅色顆粒多藍色少,鹼性則相反,學生皆能接受此概念後,講解阿瑞尼士酸鹼學說,在水中可以產生氫離子(H+)為酸,
在水中可以產生氫氧離子(OH-)為鹼。
   
   4.以化學式示範概念,寫出幾個化合物讓學生判斷其酸鹼性二、pH
      a.介紹pH值為判斷酸鹼程度的指標
      b.讓學生操做軟體,藉由調整pH值大小,以及改變不同的溶液,觀察pH值濃度間的關係,老師列出不同的pH值,讓學生回答相對應的氫離子和氫氧離子濃度。
      c.教導pH值計算方法,教師示範後出題讓學生計算
      d.教導Kw值的概念,告知其原理,並利用圖表做示範,解式KwpH值之間的關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